今年1~9月,我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82億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據市外經貿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出口美國市場超過6億美元,成為我市出口第一大市場;進口美國貨也達4.6億多美元,成我市進口第二大市場。從今年我市出口30強企業的情況可以看出,汽摩配件和復合材料是重慶出口美國的拳頭產品。美聯儲大肆印鈔,對重慶外貿企業而言,要么產品被迫降價,要么將市場拱手讓給他人。而對那些接美國企業軟件訂單的重慶企業而言,則面臨收入直接縮水的窘境。
出口企業
出口渝企降價保市場
在美國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之后,重慶出口企業們緊張的是將直接導致自己的產品被迫降價,否則市場就要被別人搶走。正如企業們所說的:除了降價,就只有撤退到其他市場。
渝出口企業被逼降價
“我早就料到不會空穴來風,從有消息稱美國將啟動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時,我就開始關注了,這6000億美元,對外貿企業來說,影響是很明顯的。”秋田齒輪總經理李登平說,美國市場是秋田出口的第二大市場,每年的出口額都在百萬美元以上。像他們那樣的企業,美元匯率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直接給企業利潤帶來影響。
按美方的計劃,實際上就是開啟了印制鈔票的閘門,在8個月的時間里,每個月美元都會增多,這將形成美元變相的貶值。美國當地購買重慶產品的價格就會上漲,企業只有降低出口美國產品的單價,才能保證出口量不萎縮。不然美國方面就會因為價格太高,而選擇其他國家的產品。換句話說,就是重慶出口企業為保證出口量,只有為美元貶值買單。
“美元貶值,重慶企業的市場份額將會被競爭對手蠶食。”國際復合材料出口部負責人唐初平擔憂地說,美國是國際復合材料的第一大市場。本來在美國市場,他們長期以來都面臨與馬來西亞、歐洲和美國本土企業的競爭。按照他們的測算,定量寬松計劃將會加速美元對人民幣的貶值。那么美國消費重慶產品的價格就會直接上升,這就給競爭對手帶來了機會。為了保證市場,我們的企業勢必要調整出口價格。隆鑫工業公司辦公室主任田云偉說,這對重慶不少企業是一次很重的打擊。
企業可用合同避風險
其實在金融危機中,重慶出口企業就曾經吃過美元貶值的虧,對于馬上就要面對的美元貶值,部分企業已有了心理準備。像秋田齒輪這樣的少數企業,甚至還準備好了應對的方法。李登平就有了自己已成型的想法:“與美國客戶簽訂合同時,我們會約定,因匯率變化而導致產品價格變化,這個因素需由雙方共同承擔。而波動的幅度,設定在5%。”一旦美元的貶值幅度超過這個限額,我們就會要求對方承擔損失。
此外,多數外貿企業還認為,只要開拓新渠道,產品自然不愁銷路。他們建議,在美國這個傳統出口市場有可能受挫的情況下,外貿企業可積極開拓中東、拉美和非洲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田云偉也認為,這或許只會對他們出口美國本土的產品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而對通過美元進行結算的其他國家的出口業務影響很有限。為此,隆鑫可能會調整出口的重心,將主要的出口地轉移出美國這個“重災區”。
工業大戶
升級產品降低成本壓力
美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受此刺激,有色金屬、天然氣的價格將進一步提高。作為鐵礦石和天然氣的消耗大戶,重鋼和川維方面表示,他們將選擇生產附加值更高的產品,消化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重慶鋼鐵集團副總經理袁進夫表示,長期看來,鐵礦石價格上漲是必然的,美元的貶值僅是加速這一過程。對于企業來說,只有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附加值,才能應對原材料的上漲。相對于普通的鋼材,板材的價格要貴10%~20%,還不愁銷路。袁進夫稱,重鋼將發揮自身在板材上的優勢,通過推出更好的產品來應對。同時,煉鋼的大量成本在物流上,而這些成本是可縮減的。袁進夫透露,目前,重鋼正在江蘇建立物流基地,隨著三峽庫區水位的上升,未來可讓運輸鐵礦石的海船直接進入長江邊的物流基地,從而大大節約物流成本。
“其實,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必然的,我們早就考慮到了這些問題。”四川維尼綸廠廠長徐正寧表示,近年來,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他們也在一步步的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逐步淘汰一些附加值低的產品。“從服裝纖維到維生素中間體,川維的產品附加值將越來越高。”徐正寧稱,這些產品的利潤率,相比舊產品要高10%左右,完全可以消化天然氣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同時,他們還在積極準備推出一些新的產品,將每一方天然氣的價值最大化。
軟件企業
老板接外單利潤縮水
“美聯儲大肆印鈔,我腳板心都抓緊了。”重慶中天國際信息技術公司總經理熊東說,像他一樣為歐美企業制造軟件的重慶企業老板,天天都在盯著匯率。
拿到訂單收入就縮水
國外人工成本較高,重慶部分軟件企業會接到來自美國的軟件開發訂單。美元面臨貶值,這讓不少接了歐美訂單的重慶軟件公司老總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對方用美元付賬,但我們的各種支出都用人民幣。”熊東說,美元一貶值,目前1美元可換6元多人民幣,美元貶值后,以后1美元可能只能兌換5元人民幣。以一個10萬美元的軟件開發訂單為例,現在值60萬元人民幣,貶值后就縮水到50萬元了,10萬元人民幣“不翼而飛”。照此計算,才接了100萬美元訂單的熊東,未來的收入就要縮水100萬元人民幣。
“早上起來我就盯了一下美元匯率。”重慶軟博科技有限公司外包事業部部長袁兵說,“現在我們的大部分訂單都來自日本,但明年公司將重心轉到歐美。”
“金額是以前談好的,不是我們想改就能改。”熊東本來想出個主意:將美元先存在賬戶中,等待匯率回升時再換成人民幣,這樣損失可降到最小。“但是公司上百號員工,不換成人民幣怎么給工人開工錢?”熊東很無奈,以后只能盡量少接來自歐美的訂單。那些總價低、利潤薄的訂單將考慮不接了。
按簽約當日匯率結算
如何才能降低美元貶值為企業帶來的風險?重慶創思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蹇彤認為,其實可在和歐美企業談判時,雙方約定,按照當天的匯率結算。若未來美元貶值,歐美企業將多付一筆費用。
市經信委相關官員建議,雙方可按照簽約當天的匯率結算,多退少補。這位官員說,美元貶值對重慶軟件行業的沖擊并不很大,因為重慶軟件企業接到的日本訂單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