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幣匯率一路走高。11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一開盤即強勢上揚,而且很快觸及6.2223的漲停上限,創出了2005年人民幣匯改以來的新高。在近期的24個交易日內,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已經21次觸及漲停上限。[注冊法國公司]而今年以來整個外貿形勢都不容樂觀,人民幣匯率走高對我市外貿企業而言猶如雪上加霜。
我市出口企業多以中小民營企業為主,在國際貿易中缺乏話語權,很難做到以人民幣來結算。據市商務局匡算,目前我市外貿企業的出口結算幣種中,有80%以上選用美元。人民幣匯率不斷走高,給不少出口企業直接帶來不利影響。
有關數據顯示,人民幣每升值1%,外貿企業利潤就會下滑1%~4%。“人民幣升值1%,我們企業的利潤具體會下滑多少沒有測算過,但任何一家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都無法忽視匯率損失。”永康博泰工具有限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和中東及東歐市場,企業相關負責人在談到匯率風險時頗為憂慮,認為這是與產品成本高企一樣懸掛在企業頭上的一把利劍。
記者昨日采訪了我市多家紡織品出口企業負責人,他們均表示人民幣升值會對企業帶來不利影響。“紡織品出口利潤率很低,平均在5%左右。近來人民幣連續升值,成本上漲對我們企業產品出口有直接影響。”一家紡織品企業進出口部經理劉女士告訴記者,由于匯率上漲,產品報價也得跟著變化,具體價格還得與客戶協商,比如到底漲價不漲價、漲多少等,本來就不敢接訂單,增加了這個不確定因素后,心里就更沒有底了。
為在困境中求生存,一些外貿企業再度對通過銀行購匯、辦理遠期結匯等業務產生興趣。記者從幾家銀行了解到,近期前來咨詢、辦理該類業務的人數明顯增多,各家銀行也紛紛舉辦講座,推出最新避險金融工具。
前不久,磐安縣個體民營企業協會聯合中國銀行磐安支行舉辦了一期以“規避匯率風險、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為主題的匯率避險專題講座。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的資金業務專家為該縣36家出口型企業的財務人員上了生動一課,從近期國際市場匯率走勢分析入手,著重講解了歐債危機、QE3(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并就歐債危機走向何方、國內經濟第四季度是否會企穩、人民幣是否重啟升值通道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有關專家還為企業提供了一些規避匯率風險的金融工具,比如遠期結售匯、區間寶、遠期轉收款等。
由于人民幣匯率市場環境由以前的“單一升值”轉變為“雙向波動”,外貿企業經營風險加大。農業銀行金華分行積極利用相關金融工具,幫助出口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有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該行共辦理遠期結售匯3.07億美元,辦理遠期結售匯交割業務3.91億美元,為企業增加收益超過2000萬元。今年以來,農業銀行金華分行共為200多家國際結算客戶舉辦了外貿企業匯率避險講座,并為企業提供規避匯率風險實用的操作建議。
“我們公司采取美元貸款,以此規避匯率風險。”昨日,一家出口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記者發現,利用這一手段的企業不在少數。通常國內企業申請融資,幣種都是人民幣,而實際上進出口貿易公司也常常直接申請外幣貸款,[注冊意大利公司]比如先借美元,當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后就能夠以更少的人民幣來償還美元貸款。這樣一來,匯率波動對公司造成的影響就會降到最低。另外,遠期匯率鎖定規避風險也是常見的方法。
不過,市商務局相關人員表示,一些方法如美元貸款并非所有企業都適用,它要求相關企業必須有較高的資信度。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推廣和日趨成熟,我市已有出口企業出于財務便利和規避外匯風險需要,在積極爭取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從當前的貿易順差情況來看,人民幣匯率近期的大方向仍然是升值,但受制于穩定出口以及宏觀經濟等因素,不會出現持續大幅度升值。隨著人民幣匯率趨向合理均衡水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的趨勢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