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教育
開篇——提倡兒童讀經原由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癡慢,人心墮落原因。 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著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 誤根本為枝末,認枝末為根本。求為解決問題,反倒制造問題。 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俗云:[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兒童天性未污染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幼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之道,貴以專。],而非博與雜;故一部經典,宜讀誦百至千遍,蘇東坡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現在教學,壞在博與雜,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學生讀經、定力之培養,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賢明父母師長,深體斯旨;此乃中華文化之命脈所系,中華子孫能否長享太平之關鍵,有慧眼者,當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