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片免费播放-日韩av东京社区男人的天堂-日韩av成人-日韩avdvd-成人影视在线观看-成人影视在线播放

  •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香港中資券商望分食QFII蛋糕 額度或達500億

在港中資證券機構即將迎來新業務—“小QFII”。

此舉除了有利于拓寬海外人民幣投資渠道,還將幫助在香港步履維艱的中資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拓展海外業務。

接近方案制定的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小QFII”方案已經制定完成,預計今年年內推出,不過對于具體規模,不可過高估計。

何謂“小QFII”

事實上,“小QFII”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名字,只是相對目前的QFII而言。QFII是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截至今年5月底,證監會總共批準96家外資QFII。

簡言之,小QFII則是指,境外人民幣通過在香港的中資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投資A股市場。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國家外匯局副局長李超此前在上海陸家嘴論壇均表態稱,為離岸人民幣開辟一定的國內投資渠道是必要的,并透露對“小QFII”的研究推進工作“已經比較深入,應該會有比較好的結果”。

“小QFII”其實并不是新鮮議題,在港發展的中資券商和基金公司已經呼吁多年。

根據香港交易所的統計,香港約有30多家中資券商,這其中包括以傳統證券公司為依托的中資券商,如國泰君安、申銀萬國等,另一類主要是以銀行為依托,如中銀國際、建銀國際、工銀國際等。

在過去十多年中,這兩大派系在香港市場上的拓展步伐,不盡相同。“證券系”中不乏國泰君安香港、申銀萬國香港等最早挺進香港者,但甚少大規模的擴張。這與中國證券業19年來一直“閉門造車”有關,當然也與銀行系的財大氣粗、龐大的金融服務網絡,以及來自母公司的強大支持有關。

因此,證券系券商對于來自政策方面支持的訴求,日漸強烈。“去年證監會來調研,我們都在呼吁‘小QFII’的事情。”一名在港券商高管說。

國泰君安香港總裁閻峰坦陳,自2002年QFII推出以來,2006年,他就提出中資券商沒有額度的問題。有中資券商高管更抱怨說,“有額度不給親生兒子,而是給別人的。吸引外國投資者不等于說讓外國投資者來做。然而,QFII的門檻要求之高,也令這些在港中資券商望門興嘆。

根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申請合格投資者資格的,應當達到下列資產規模等條件:對于基金管理機構,經營資產管理業務五年以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的證券資產不少于50億美元;而對于證券公司,經營證券業務三年以上,實收資本不少于10億美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的證券資產不少于100億美元。

因此,這些對于在海外時間不長的中資券商或基金公司在海外的子公司來說,要求很難滿足,而當時有券商高管提出QHII(合格香港機構投資者)的提法,希望可以在CEPA的框架下,實現類似QFII的制度安排。

然而,根據港交所的統計,目前在香港有超過450家市場參與者,其中魚龍混雜,如何避免小券商進入內地,擾亂市場秩序,同時又能切實扶持中資券商在海外開展業務,也是重要的考量。

有券商高管就曾建議,可以走“國內”,以“券商創新類產品”來做此項安排,即批給內地母公司類似QFII額度安排,然后讓母公司將額度安排給予海外子公司。

一石三鳥

“中資券商要走到海外來,沒辦法與海外券商競爭。我們是赤手空拳,盡管可以把國內的一些優勢帶過來。但香港是個國際玩家的天堂。要玩的話,真的很困難。”老牌中資券商高管說。

中國證監會的官員指出,中資券商并非以人為中心。由于內地市場龐大,中資券商在內地的經營大多注重“薄利多收”,尋求體量(volume)而不是價值(value),并非靠集約化經營,較少給客戶帶來更多價值。這一文化和機制在海外分支機構延伸,則必將與強調價值的國際機制劇烈碰撞。

中資券商高管坦陳,“多年來,我們在國內做券商,方式其實很簡單的。門一開,大家都來了,每天幾千億的交易量。只要把系統做好了,都能賺錢。至于發股票,只要拿到項目弄上去,就有人買。在海外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

即將在香港上市的國泰君安海外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01788.HK)的招股書和研究報告披露,七成為經紀業務。

在客戶組成中,其中93%的客戶具有中國內地背景,7%為香港本地客戶。而公司總共約有1.6萬個交易賬戶,其中286個賬戶為機構投資者,不到2%,其余1.59萬個為個人賬戶。

機構客戶一直是在港中資券商發展的困局,這也無怪乎早前國際投資大師索羅斯的基金在申銀萬國(香港)(00218.HK)開戶,還引得媒體競相報道。

盡管機構客戶的積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券商提供金融服務的多樣性和持續性,如投行IPO多少和質量、研究覆蓋等,但此次小QFII的舉措,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在港中資券商提升吸引海外機構投資者開戶的籌碼。

有中資券商高管表示,畢竟在市場好時,QFII的額度是有限的,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投資中國將不斷升溫,因此QFII額度勢必供不應求。

上述人士指出,“全球游資很多,我們可以通過小QFII這樣一個手段去發展資產管理的客戶。做好之后,就可以發展自己的產品,可以請一些優秀的資產管理的人員。”

有基金管理公司人士表示,如果可以通過小QFII直接投資A股,而不用再向外資QFII購入額度,管理費也將有所降低,對投資者吸引力將更大。該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從其他機構購入QFII的額度要交2%-3%的持有額度費用。

擁有“小QFII”額度,可以幫助在港中資券商拓寬投資產品,有望成為首批試點機構的中信證券國際就表示,要開展“小QFII”業務及產品,中資資產管理公司或券商的海外子公司需要取得公募牌照,中信證券國際具備這方面資格。目前公司正準備相關產品,并積極與中國證監會和外匯管理局溝通。

其實,香港并無公募資格一說,任何9號牌(“就資產管理提供意見”)持牌人均可向香港證監會申報公募產品。而目前中資證券類券商在香港發行公募的有兩家,其一是國泰君安(香港)發行的——國泰君安大中華增長基金,另一只則是由海通(香港)發行的海通大中華機遇基金。目前這兩只基金在其發行公告中都列明要想QFII機構購買額度投資A股。

國際化課題

有學者將今年定為人民幣國際化元年,有關人民幣國際化舉措正接踵而來,而“小QFII”也是其中一小步,并在人民幣基金層面邁出步伐。

姚剛在公開場合表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進,滯留在海外的人民幣余額會逐年增加,因此監管機構有需要認真研究,如何處理人民幣持有人的理財需要,以及讓人民幣合理回流。證監會與外管局正在研究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基金,以通過購買這類基金投資于A股的可行性。

而香港方面,亦正在積極研究發展人民幣投資產品,香港金管局與人民銀行本月將修訂《清算協議》,之后香港的基金及證券公司,便可開設人民幣賬戶,處理投資者的人民幣交易。

香港金管局的統計數據表明,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帶動企業人民幣存款額增加,香港人民幣存款在4月底創出歷史新高,達到808.94億元人民幣,較3月底增長14.3%。

“此次小QFII一方面有助海外投資者增加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意愿,也解決了中資券商的海外業務問題。”證監會高層表示。

目前關于小QFII的額度,有中資券商高管表示,要比媒體報道的100億元為多,可能約400億-500億元,但可能分批試點,而至于推出時間,今年年內應該沒問題。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