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議經年的證券市場無紙化,原本計劃于今年初,就修改相關法例向市場展開咨詢,不過,至今仍然未聞風聲,甚至要押后一年才“征詢民意”,業界關注全面落實電子股票的新革命,會否一拖再拖。
政府強調將如期于明年底逐步推無紙化,此舉關乎逾百萬名股民的權益,市料涉及超過1,000萬張股票。對散戶來說,無紙化亦有三大好處。
傳托管商大銀行攔路 礙進展[馬紹爾公司船舶注冊]
醞釀多年的證券市場無紙化,市傳在托管商及大型銀行等的阻力之下,而遇上崎嶇路;及至兩年前,終于踏出第一步,香港證監會及港交所(00388)就此發表咨詢總結,致力爭取今年初就修訂附屬法例向外咨詢,待完成立法程序,冀于明年底分階段落實。
修法作民調 明年初始進行
但綜合市場所言,有關方面至今仍未就新措施向外作相關咨詢,需延遲一年才作「民調」,各界遂緊盯能否趕及于來年啟動電子股票。[注冊盧森堡公司步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回應指出,證監會早前預計,在今年就無紙化證券市場的附屬法例,發表咨詢文件,根據現時的進度,計劃于2013年初展開咨詢。
財庫局強調,一直與市場保持溝通,商討有關建議的運作,以至程序的執行細節,并研究相關的附屬法例。
盡管目前股民選擇以代理人等名義,經中央結算系統(CCASS)以電子方式存管的證券不斷趨增,截至去年底止的總值高達9.59萬億元,占大市逾半,為50.23%;倘以發行股數計更高踞七成。
唯其如此,持實貨股票者亦不少。單以香港最大的過戶處為例、即瓜分約八成市占率的中央證券登記,據悉旗下實物股東逾220萬名(同一人或持有不同股票)、在市面流通的實貨股票約1,500萬張。環視全球,當前英國、澳洲與內地,早已實施無紙化。
證監會接受查詢時重申,支持無紙化,可以提高股東透明度、證券市場的整體運作效率及競爭力;再者,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