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涉足全球的日興為日本三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旗下管理350只基金、200個機構客戶,基金經理在全球55個國家股市投資,地震前管理資產值約1,700億美元,來自日本投資者占60%。
地震后首兩小時,日本7家無線電話網絡全部癱瘓,之后有一、兩家可間歇地接通電話,McCarthy便集齊手提電話號碼,向主要經紀、政府、管托銀行等通訊。McCarthy接受基金雜志Ignites Asia訪問指,當晚8時才集齊NAV數字,比正常時間晚了兩小時。
大地震后的周末,日興高層每天都回辦公室開會,重點討論旗下基金主要倉位及資金流動的問題,“我們需要好好準備客戶贖回,但周一(3月14日)贖回規模只較平日多一點。”尚算未見大混亂。
據港媒報道,日本大地震引發核輻射泄漏危機,市場憂慮日本企業重演95年阪神地震“班資回日”,抽走區內資金。
3月11日下午2時46分,經過一連串的搖晃,驚魂甫定的日興資產管理(Nikko Asset Management)主席Tim McCarthy于東京總部點齊員工人數后,腦海便浮起如何向客戶匯報NAV(資產凈值)。這項每日執行的簡單任務,在地震后變得艱難︰“我們網絡系統著火、無電話、無數據、計算機都開不了,如何確定落盤交易完成?”日本9級大地震后,金融市場硝煙四起,日股至今累跌12%。港股僅在其后跌幅亦達5.6%。市場連日憂慮,日資或重演95年阪神地震后的“班資回日”。
阪神強震 力沽海外股債
摩根大通指出,95年1至4月,日本沽售海外資產錄得3,547億日圓,大部分為沽售外國股票和短期票據,相信是為災后重建及保險公司賠償而套現。
不過時移勢易,證券界普遍認為日本地震觸發區內資金“大暴走”(意指恐慌性大規模撤資及亂跑)機會不大,因日本近年對亞洲區股市投資比重并不如外界想象中高。
據日本財務省數據,2010年日本投資中國及香港股票分別增9,750億及8,876億日圓(折算為942億及857億港元,總額不足2,000億港元),占日本海外股票投資總額共7.9%。以港股總市值20.3萬億元比較,日本去年內新增投資占比僅0.88%,初步衡量應影響不大。
基金贖回占組合1成內
有一名本地基金經理表示,近日已陸續收到日資贖回的要求,但規模不算恐慌性的龐大,只屬預期之內,贖回規模占投資組合10%以下。他指近年日資對中國概念熱情不減,不少新成立以投資中資、國企等基金均有日資沾手。以他為例,2008年時曾成立一個規模5億美元,以投資中資股為主的基金,當時透過數家日資券商在日本推銷,僅數日內便足額認購,反應熱烈。
日資6年環球投資10萬億
以環球資產計,據花旗數據顯示,日本于海外投資(包括所有資產)由2005至2011年1月累計達103萬億日圓(約9.98萬億港元),當中亞洲僅占3%。野村引用日本財務省數據,日本從2005至2010年流入環球股市凈額為1,940億美元(約1.5萬億港元),占可投資市值僅0.8%,即使日本投資者撤資,對股市影響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