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向地方融資平臺半開半掩的注冊發債大門,正在完全敞開。在企業債“城投化”愈演愈烈的同時,隨著城投類中票的迅速增加,城投債市場正在迎來又一次大擴容。
《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注意到,從去年末起,[上海瑞豐注冊香港公司]通過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注冊發行中期票據的地方融資平臺越來越多;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多家地級市乃至區縣級城投企業加入了中票發行隊列。僅在本周,就有來自都江堰市(縣級市)和邯鄲市的兩家平臺公司發行中票。
而據本報記者粗略統計,今年以來,共有7家地級市與區縣級城投企業發行了8只中期票據。
“城投類中票,以前主要是直轄市和少數副省級城市才能發,現在有點全面開花的趨勢,看來交易商協會松動了。”昨日,一位券商債券承銷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
城投類中票全面開花
5月14日,由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主承銷的合肥建投35億元中期票據發行,這既是安徽省首只城投類中票,也是今年發行規模最大的城投類中票。
[廣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某合資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告訴記者:“交易商協會對融資平臺發債一直沒有完全放開,一般情況下直轄市或有經營收入和現金流的大中型平臺可以發行,縣級市、規模較小的地級市平臺公司很難獲批。”
自2008年問世以來,在交易商協會的大力推動下,中期票據發展十分迅速,并且后來居上,成為存量余額最多的信用債品種。盡管如此,由于交易商協會歷來對地方融資平臺維持謹慎態度,在允許大量中低評級產業企業以及民營企業注冊發債的同時,城投類短融、中票卻主要局限于為數不多的直轄市及副省級發行人,包括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西安、成都和武漢等地,信用評級基本不低于AA+。
另一方面,交易商協會對平臺公司的“篩選”,使得城投類中票對城投類企業債產生了成本優勢。上述人士指出,近年來,省級、副省級的大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更偏好通過中期票據進行融資,這類城投公司資質較好、信用評級較高,它們發行中票的利率往往低于同等評級的企業債,而市縣一級的地方融資平臺則依賴企業債進行融資。
然而,這種局面被打破了,城投類中票正在由此前的“精英化”品種,“飛入尋常百姓家”,眾多地級市與縣級平臺公司得以通過中票進行融資。
據本報記者粗略統計,今年以來,共有7家地級市與區縣級城投企業發行了中期票據,均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包括湖州交投、鎮江城投、紹興交投、順德供水、合肥城建、無錫公用與九龍江建設(漳州市),累計發行了8只中票;在2011年11~12月,宜賓國資、柳州投控與紹興交投等3家地級市城投也發行過中票。這些發行人的信用等級普遍為AA。
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本周一,銀行間市場將迎來都江堰興市投資公司發行的5億元5年期中票;本周三,市場還將迎來邯鄲交投6億元5年期中票發行。
企業債發行狂飆倒逼
在債券市場的多頭監管格局下,監管競爭帶來的壓力,[深圳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也為交易商協會態度的轉變作出了注解。
今年以來,企業債發行狂飆,一再刷新歷史紀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銀行間市場企業債發行量為2556.9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倍多,并且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水平;相形之下,同期中票發行量罕見地出現負增長,累計發行量1756.50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834.00億元。
或許更讓交易商協會感到壓力的是,企業債的“城投化”趨勢越來越顯著。以一季度為例,企業債合計發行97只,其中城投債為71只,占比達到73.20%,平均每10只新發企業債至少7只是城投債;從發行規模來看,一季度企業債發行金額累計1676億元,其中城投債845億元,規模占比首次超過50%。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是一塊大蛋糕,之前發改委一直占據壟斷地位,城投債幾乎只有企業債,交易商協會希望改變這一狀況。”接近交易商協會的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隨著債務融資工具的擴容,遲早要往這一塊市場擴展。”
而城投類企業債之所以能夠放量發行,同樣有賴于發行人級別的下移。以3月份為例,當月縣級以及各類開發區城投債發行人達到24家,占比44%。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交易商協會與發改委同時降低了城投債發行門檻,但據本報記者了解,對于被列入銀監會監管類平臺公司名單的融資平臺,交易商協會與發改委均在原則上不接受其發債注冊或申請。
城投債大翻身
進入2012年,平臺貸款的持續收緊,迫使地方融資平臺“搶灘”債券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企業債合計發行97只,其中城投債為71只,占比達到73.20%;在2009年以前的很長時期里,這一比例一直在30%以下。
不過,受困于居高不下的二級市場收益率,一季度城投債發行利率普遍維持在8%左右。真正的轉折出現在4月份,山東海龍事件的“圓滿”結局堪稱催化劑。
今年4月中旬,山東海龍短期融資券償付危機最終以政府兜底收場,彰顯了政府對債券市場違約零容忍的態度,原本高企的信用風險意識煙消云散,推動投資者對城投債熱情重新燃燒。與此同時,日益緩解的流動性狀況,加上政策寬松預期,促使城投債在一二級市場徹底翻身。
近期以來,城投債發行利率迅速進入“7”時代,不少資質較好的城投債票面利率則不到7%。5月9日,桂林建投發行了10億元6年期企業債,票面利率6.90%;5月17日,盤錦建投發行15億元7年期企業債,票面利率7.50%;而將于今日登場的“12惠投債”票面利率僅為6.80%,發行人是南通市通州區惠通投資公司。
與此同時,機構對城投債的態度,出現了大轉彎,使其逐漸由“燙手山芋”變身為“香餑餑”。
“許多機構對城投債的融資、交易等限制開始悄然放開,市場對城投債的顧慮在慢慢消除,城投債的流動性折價正逐漸消失。”華龍證券在上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宏觀經濟形勢較差的情況下,城投債反而優于一般的產業債,因為實際上產業債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更大。
中信建投分析師黃文濤近日表示:“考慮到今年政策放松和救贖的基調,以及寬松的流動性在二季度可持續,去年城投類風險暴發年內難以看到。從各行業信用債估值比較上看,城投債估值仍為相對高者,因此城投債仍是我們目前最為看好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