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開始,日本首相野田佳彥開始了為期兩天的對華訪問,這也是其今年8月就任首相后的首次訪華。中日領導人同意為加強中日兩國金融市場合作,鼓勵中日兩國間金融交易,今后,促進人民幣與日元在兩國跨境交易中使用、支持發展人民幣與日元直接交易市場等金融合作將有所推進。
中國央行方面昨日表示,[注冊香港公司好處]將促進人民幣與日元在兩國跨境交易中的使用,便利人民幣與日元在貿易結算中的使用,以降低兩國進出口商的匯率風險與交易成本,促進日本向中國內地進行人民幣直接投資,包括投向日本企業在華附屬機構。將支持發展人民幣與日元的直接交易市場,支持人民幣和日元債券市場健康發展,支持日本企業在東京和其他海外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日本國際協力銀行在中國內地試點發行人民幣債券。日本當局投資中國政府債券的有關申請程序正在進行中。
此外,央行還表示,將鼓勵私營部門在海外市場發展人民幣和日元計價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并建立“中日金融市場 發展聯合工作組”以推動在上述領域的合作。
[瑞豐注冊香港公司]業內專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就日本購買中國國債進行敲定,降低農產品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來加強雙方經貿合作關系,提高公民出入境便利化措施來加強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將成為本次野田佳彥訪華經濟議題中的主要內容。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王天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購入中國國債對于增強雙方經濟互信和經濟交融意義重大。一方面,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已經明顯感覺到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為經濟風險和資產安全帶來很大壓力,從而積極謀求新的選擇來實現資產保值;另一方面,中日雙方貨幣互持有利于增加雙方經濟互信!
除金融方面的合作,貿易和旅游等方面也將成為本次雙方經濟合作議題之一。
數據顯示,自中日雙方實現邦交正;詠,中日年貿易總額從最初的約11億美元升至約3000億美元,人員往來也從當初的年約1萬人次增加到約540萬人次,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合作室主任張建平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近年來日本對于中國市場的依賴度不斷上升,在歐美債務危機的影響之下,中日貿易合作對雙方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中日韓自貿區研究使雙方認識到貿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的重要性。但是短期內雙方需要靠提高政策法規透明度、檢驗檢疫程序簡化,尤其是日本對華農產品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來擴大雙方的貿易合作。”[杭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
“此外,中國人出國旅游的勢頭越來越猛,人均海外消費金額成千上萬,這對于其他國家有很大誘惑力,而當下卻面臨開放度有限的問題,在恢復經濟增長的訴求之下,日本對于中國公民辦理旅行手續和簽證便利化程度將可能采取進一步的開放措施。”張建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