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把控制物價上漲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相關的措施會一步一步抓落實。”昨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對物價調控措施的再三強調進一步印證了市場對5月CPI高企的預期。
當前,所有人都在關心的是,作為控制通脹的重要措施——— 加息將會在何時落地。端午節后,央行執行了一系列公開市場操作,以應對本周到期的2260億元流動資金,無論是央票發行還是正回購力度都大大加強,市場的加息預期越來越強。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在央行靴子落地之前,大市恐難有表現。
6月或迎來政策窗口期
早在端午節前,對5月CPI高企的預測就已經層出不窮,成為影響當前市場的首要數據。在昨日上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媒體更是直接向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求證CPI漲幅或達5.5%的傳言。
徐憲平再三強調物價調控措施的同時,也承認“現在物價上漲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國際的糧價、油價都在漲,輸入性通脹的壓力比較大。”并表示,“國家把控制物價上漲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相關的措施會一步一步抓落實,我們現在把這個工作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發改委的壓力不小,說明CPI的漲幅確實不低,那么現在最大的疑問就是加息這一調控利器何時會啟動。節前,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就向記者表示,通貨膨脹壓力短期難以得到緩解,國內緊縮性政策將繼續實行,交行報告預計,下周將公布的5月份CPI同比增幅為5.5%左右,將超過3月份的高點,創出年內新高,更可怕的是,六七月還可能再創新高,6月份加息可能性很高。
瑞銀和摩根大通的報告中也認為CPI將連續上沖,而為了抑制通脹,央行或在每個月都要進行操作,不排除連續加息的可能。“現在市場普遍認為CPI將在6月份沖頂,但從目前豬肉、蔬菜等價格的走勢來看,誰也不能說物價水平在沖頂之后會快速回落。”一位分析師也認為,“現在就要先等待下周二的5月經濟數據公布,整個6月份恐怕都是一個政策窗口期。”
央行28天正回購上千億
就在市場靜待加息靴子落地的同時,央行已經邁開了回收流動性的步伐。端午節假期后首日,央行就進行了首次公開市場操作,當日央行在發行20億元1年期央票的同時開展了多達1000億元的正回購操作,這是央行暫停兩周后重啟28天正回購操作,且在操作量上創下近2個月新高。
“央行本周的對沖壓力不小,根據Wind資訊顯示,本周將有1520億元正回購和740億元央票到期,共計2260億元,為6月份最大單周到期資金水平。”一位交易員認為,“這個數字相比上周的1220億元飆升80%,央行增大正回購也在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需求不斷趨弱的1年期央票回收流動性的能力也越來越弱,正回購的啟動或改變此前一度略微放松的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風格。在此之前,央行已連續三周向市場凈投放資金,以緩解資金面的緊張狀態,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一度回落。“公開市場操作只是為了保證資金量的平穩,并不會降低市場加息的可能。”一位分析師認為,“目前,決定市場走勢的仍然是加息政策的落地。”
加息或調準都將掣肘反彈
央行加息預期未落地,整個市場也顯得頗為謹慎。昨日,A股繼續了“溫水”行情,股指整體呈現探底回升的走勢,滬指報收于2750.29點,上漲5.99點,漲幅0.22%,成交882.3億元,深成指報收11761.1點,上漲19.84點,漲幅0.17%,成交611億元,兩市合計成交1493.3億元。不過與上一交易日相比,交易量能有所放大,市場活躍度有所回升。
“從市場的運行來看,目前股指整體處于一種筑底的狀態,沒有放量大漲的情況出現。”寧波海順(微博) 方面表示,“在前期大幅調整之后,市場人氣還未有效恢復。”
而關乎市場人氣的關鍵,莫過于加息靴子的落地。“貨幣政策的再度收緊仍被市場強烈預期,盡管在端午小長假期間沒有預期中的加息,但面對CPI創新高的大概率事件,緊縮之路還將延伸。”浙商證券的報告中指出。西部證券則認為,此時,不論是加息還是調準,都將成為底部反彈的掣肘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