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4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3月小幅回落1.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此前公布的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環比回落0.5個百分點,均顯示經濟增長處在適度回調的過程中。
當前,對“十二五”開局之年的經濟過熱擔憂正在消退,越來越多的經濟指標顯示經濟增速放緩趨勢基本確立,但放緩是否會持續卻是業內人士熱議的話題。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微博)表示,總體來看4月份的數據基本符合預期,經濟運行仍屬正常,并沒有明顯放緩。即使扣除物價因素,消費和工業增加值有所下降,也是政策有意調控的結果,同時廣義貨幣增速也逐漸接近年初確定的目標。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判斷,經濟增長不會出現明顯回落。一方面,盡管住房、汽車市場帶來消費的下降,但投資依然保持增長,同時4月份貿易順差的增長也顯示了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在增長;另一方面,相比一季度在高基數基礎上取得了較高增長,二季度在基數已經降低了不少的情況下,并不用擔心經濟增長問題,預計二季度增長將超過一季度達到10%。
緊縮政策是雙刃劍
雖然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均出現小幅回落,固定資產投資仍快速增長。數據顯示,1到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4%,比1到3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認為目前投資偏熱。他說,從宏觀統計數據看,單看4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已經超過了26%,地方投資熱情還是很高。他指出,中國的投資需求受國際影響較大,對投資需求要適當抑制,建議在適當抑制投資的情況下加息。
在房地產銷售減速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仍然高速增長,數據顯示,1到4月份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34.3%。申銀萬國首席經濟學家李慧勇認為,房地產投資持續高速增長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前期土地購置尾款的支付;二是保障性住房的開工。根據申銀萬國的預測,今年房地產投資增長18%,這預示著未來某個時間點投資增速會有明顯的回落。
關于政策方面,李慧勇認為,目前經濟正處于宏觀調控開始見效,但未完全達到目標的階段,一方面政策目標尚未完全達到,政策應從緊,另一方面經濟開始回落,需要考慮政策效應的疊加。政策既要穩增長,又要防通脹,決策難度進一步增加。權衡利弊,他認為政策很有可能在延續前期政策之后趨于穩定。
不少專家建議,雖然經濟增長放緩跡象在意料之中,但緊縮政策仍然是一把雙刃劍,要適當運用。為了抑制通脹,本輪調控至今,央行已經連續4次加息、10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這樣頻繁地調整“兩率”在調控歷史上非常少見。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除物價仍處高位外,其他多項經濟指標呈放緩跡象。專家表示,目前增長放緩符合中央調控導向,是促進物價回落、經濟結構轉型的必然結果,但經濟增速不會出現明顯回落。
經濟增長正適度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