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工作座談會5月下旬召開之后,各省對口援疆紛紛啟動。
“新疆正迎來一種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在新疆生活了60多年的兵團史志學者陳平說,“這次座談會把新疆擺在了全國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盡管以前對新疆的地位作了很多肯定,但是沒有這次力度大。”
為迎接這次新疆歷史上最高規格的會議,也是1949年以來召開的首次新疆工作座談會,中央經歷了歷時近一年的醞釀、密集調研和籌備。
智慧
早在2009年9月,中央就成立了新疆工作座談會籌備組。籌備組抽調了包括新疆的干部在北京集中。中央政法委牽頭協調籌備工作。
2009年11月4日起,中央和國家機關64個部門、500多名干部,分3批深入新疆的村鎮、哨所、企事業單位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發展與穩定為主線,廣泛深入開展調研。
這是建國以來,對新疆的第四次大規模全面調研。
曾任新疆黨委政策研究室政治研究處處長的茆永福對《財經國家周刊》說,這次中央政治局確定大政方針為新疆工作座談會做鋪墊,整個過程充分展示了中央政治智慧。
“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是決定的因素。”
張春賢履任新疆前后,已有內地十幾個省區的“一把手”云集新疆調研項目,部署對口援疆工作。
新思維
在新疆座談會和之前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中央領導對新疆工作作出一致表述:
“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把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把新疆長治久安工作搞扎實,是具有全局和戰略意義的重大而緊迫的任務;要堅持把科學發展作為解決新疆一切問題的基礎,推動新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集中力量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
這表明,治疆思路突出“以發展促穩定”。
茆永福指出:“要實現新疆長治久安,當前要做的首先是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
新疆學者、東西部經濟研究院院長唐立久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認為:新疆跨越式發展首先是思想上的跨越,除了中央支持、各省區支援,更需要新疆自力更生,激發自我發展能力,進行思想創新和理念跨越;第二要完成民生改善的跨越;第三是新疆生態環境改善的跨越。
這輪援疆力度空前。此前僅各省規劃的對口援疆規模就達上千億元。
“對口支援也會給支援方帶來技術市場的開拓。這樣一種中國特點的財政轉移支付形式,使得資金比過去有很好的使用效率,會帶來極大的生產力。”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法治政府與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熊文釗評價。
熊同時指出,如何落實對口援助資金,防止出現挪用截留,還需要在制度化層面,建立一套長效的監督評估法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