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和《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
提高個稅起征點,將使老百姓得到減稅讓利的實惠。而這一問題,國家相關部委高層也是多次提及。
最近的一次,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2011年分步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2月28日,財政部副部長王軍在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表示,今年財政部重點推進的工作包括減輕稅負,完善個人所得稅。同時根據物價變動,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適逢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個人所得稅調整問題也成為“兩會”關注度最高的話題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祈福集團董事長彭磷基建議提高個稅起征點,并逐步建立與地區物價水平、通脹系數相掛鉤的個稅浮動機制,完善以家庭為單位的個稅繳納機制。
彭磷基認為,個稅起征點沒有充分考慮生活資料價格和房價的上漲,沒有考慮教育、醫療、撫養、贍養等家庭必需的支出日趨沉重,導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兩次提高均低于工薪階層的勞動報酬增長,變相使得本來可以免予繳納個稅的中等及中等偏下收入勞動者被動進入納稅者行列,加重了生活的負擔,引起工薪階層的強烈不滿。
他稱,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具有調控居民收入差距、完善宏觀分配結構、擴大消費需求、保持經濟持續較快增長、防范內源性經濟危機等作用。建議應當提高個稅起征點,同時,逐步建立與地區物價水平、通脹系數相掛鉤的個稅浮動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昨日稱,個稅起征點應該定為五千塊左右,并且要擴大中產階級。
從1980年起我國開始征收個人所得稅至今,個人所得稅稅率經歷過兩次調整,2006年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標準從1980年確定的800元提高至1600元,2008年3月1日至今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標準是2000元。但是,隨著物價的上漲,生活成本的增加,2000元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對于以工資和薪酬為主要收入的人來說顯得偏低。
一些業界專家建議起征點調整為3000元。而一項問卷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參與調查者希望將起征點調整至4000元。
據財政部個人所得稅課題研究組報告,個人所得稅目前已成為國內稅收中的第四大稅種,在部分地區已躍居地方稅收收入的第二位,成為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來源。
來自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10年個人所得稅快速增長,實現收入4837.17億元,同比增長22.5%,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16.4個百分點。個人所得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