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采用新統計方案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新鮮出爐。讓人感覺耳目一新的是,新統計方法的意義不僅僅是數據本身更逼近房價漲跌真相,而且還可以樹立數據威信、判斷房地產風險、以及及時調整房地產政策。18日,中國指數研究院專家表示,此次增設的定基價格指數,此指數變動超過20%,政府就可能對市場進行調控。
逼近房價漲跌真相
“新統計辦法采用的房價數據,不再采用樣本數據,而是直接來源于各城市實際交易價格數據,其及時性、真實性更直觀,也是老百姓和市場人士最關心的數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說,采用這一數據可避免統計數據只漲1.5%的尷尬。
回顧歷史,自2005年下半年開始,國家統計局將我國房地產價格統計從全國35個大中城市擴展到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由原來的季報改為月報,由此開啟了70個大中城市房價統計發布。隨著房價年年月月的攀升,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在越來越受關注之余,也不斷受到社會大眾的質疑。
從本次改革開始,在新的統計辦法中,國家統計局就不再發布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漲幅平均數。
房地產調控將日趨精準
去舊迎新,新統計辦法增設了“定基價格指數”,首輪基期確定為2010年。“從理論上看,定基價格指數剔除了數量結構變化對價格變動的影響,單純反映價格變化。”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說。
對此,陳晟告訴記者,此指數跳出了某個月份時間點的限制,可以看作分析房價走勢的長期指標。“如果房價只漲不跌,該指標就會隨之只漲不跌,反映出當前房價對2010年時點的漲幅變化。”他說。據其判斷,今后此指數變動超過20%,意味著房價較2010年又上漲了20%,由此政府很可能對市場進行調控,這將使調控更及時精準。
實際上,綜合分析來看,國家統計局對房價統計的改革,是中央政府深化房地產調控的組成部分之一。事實上,記者此前注意到,有跡象表明,住建部正對房價上漲過快城市實施名單化、指標化管理,今后有望成為限購令、房產稅推進的依據,房地產調控也將日趨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