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我國近年發展迅猛的電子書產業,國家新聞出版總署10月10日出臺《關于發展電子書產業的意見》(簡稱《意見》)就發展電子書產業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新的目標,并指出將加快制定電子書標準和建立電子書行業準入制度。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中國電子[1.02 0.00%]書出貨量達382萬臺,2010年上半年出貨量占全球總量超兩成,僅次于美國,全年預計可達910萬臺。但在市場容量急劇膨脹的同時,相關標準缺失、版權保護手段滯后、市場競爭無序、產業監管缺位等一系列問題卻制約著電子書產業發展。業內人士認為,準入制度建立后,將提高行業進入門檻,促使行業健康發展。
本次發布的《意見》共二十條,從意義、原則、任務等方面對產業進行規范指導。其中提出的制定電子書行業準入制度和加快電子書標準制定尤為引人注目。
《意見》指出,要依法依規建立電子書行業準入制度,對從事電子書內容原創、編輯出版、內容資源投送平臺運營、內容數字轉換、編輯加工、芯片植入和發行、批發、零售、進口經營等各個環節相關業務的企業實施分類審批和管理。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指出,電子書行業準入制度的制定引導電子書市場的有序發展,理清市場秩序之后,內容資源集中供應平臺的構建確保電子書標準得以貫徹實施,而電子書標準的制定反過來又可以為內容平臺的打造提供依據。因此,電子書行業準入制度、電子書標準的制定固然重要,電子書內容資源集中供應平臺的構建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