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正在制定
由于稀土資源的戰略性地位,相關行業政策的制定和出臺政策備受市場關注。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有關人士昨日對記者透露,稀土行業的“十二五”規劃已開始制定,相關政策的具體內容均會在規劃中得到正式體現。
今年5月,工信部曾下發《關于公開征集稀土行業準入條件意見的通知》,在生產規模、工藝裝備、能源消耗等多方面對行業“門檻”做出了初步限定。知情人士透露,該準入條件中的部分條款遭到了主要以江西等省為代表的南方地區政府和企業的異議。這些意見認為,重稀土礦冶煉企業“年產量3000萬噸”的門檻太高,整個南方能夠入圍的企業總數不超過10家,執行起來難度太大。目前,有關產能方面的門檻是否能夠放松已經在研究之中。
除準入門檻外,《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內容也正在討論之中。從內容來看,對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限制的確較為嚴格,關鍵點集中于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和輻射范圍條件的標準上。對南方地區大量的中小礦山和冶煉企業來說,這將意味著不做更高成本的投入,就要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多位業內專家指出,由于目前對于不符合標準的企業在關停上尚沒有相應的退出補貼機制,頻頻“重拳出擊”的稀土產業政策最終能否得到切實執行,仍然是最大的不確定項。記者獲悉,此前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稀土工業發展的專項規劃(2009-2015年)》曾提出“冶煉分離企業由100家減為20家”、“2009年至2015年,國家將不再批準新稀土礦采礦權”等目標。而目前正在制定中的“十二五”規劃將用其作為制定基礎。但規劃也將對相關條款作出更具切合實際,具備更大可執行性的修改。不過,行業進一步整合、集中度加強的趨勢不會改變,稀土業內重點企業、以及有望成為區域內稀土資源整合方的企業將確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