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寶藥業要讓外國人用上中國藥,努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民族品牌。”吉林通化東寶[-0.97% 資金 研報]藥業副總裁冷春生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美國注冊公司]通化東寶自主研發的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凍干粉及制劑,已完成了在40多個國家的注冊和現場檢測,出口到1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通化東寶是吉林生物醫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縮影。2012年,吉林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1550億元,增長34.7%,目前正著力建設長春生物醫藥基地、通化醫藥城“一基一城”雙核架構,差異化布局延邊、白山等“醫藥百億元區”,力求把生物醫藥產業打造成新興支柱產業。
生物醫藥是生物產業的重鎮。“從目前的產業化規模和技術儲備來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基礎比較好。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對醫藥的需求逐年增長,生物醫藥產業會長期高速增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說。
近年來,世界各國高度重視生物產業,認為其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可能比IT產業還要大。“生物產業未來增長非常有潛力,對經濟的貢獻逐年提高,增速明顯快于GDP和其他很多產業的增速。”馮飛說。
《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十一五”以來,生物產業產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長,2011年實現總產值約2萬億元。到2015年,[注冊英國公司]生物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業增加值率顯著提升。
目前,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產業初具規模,出現一批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大型企業和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大品種。
據馮飛測算,到2020年,中國廣義的生物產業市場規模將達6萬億元[英國公司注冊]。但他同時提醒:“在政府主導產業發展的模式下,往往出現盲目發展,產業雷同,最后導致產能過剩的情況。因此,生物產業發展要靠市場配置資源,政府不要起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