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最新數據,5月份我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6.84億噸,同比增長15.2%,增速比4月份低2.1個百分點。其中沿海完成4.67億噸,同比增長13.4%;內河完成2.17億噸,同比增長19.3%。而1-5月份港口吞吐量的增速分別為41.5%、32.7%、24.1%、17.3%和15.2%,增速呈逐月下滑態勢。凱基證券分析師表示,基于港口吞吐量增速持續放緩,維持對港口行業“中立”的評級。
分細項來看,5月份港口煤炭發運量卻依舊維持高位。5月份我國港口煤炭發運量完成4800萬噸,同比增長19.5%,發運量僅次于4月份4850萬噸的水準。分析師指出,電廠回補庫存為夏季用電高峰做準備是煤炭發運量保持高位的主要原因。鑒于7、8月份為夏季用電高峰,預計三季度港口煤炭發運量仍維持在較高水準。
與此同時,5月份集裝箱吞吐量也再創新高。5月份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170萬TEU,同比增長23.6%,增速與4月持平。據悉,出口增長是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的主要原因,5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48.5%,較4月份強勁上行18個百分點,創07年3月以來的新高。
不過,港口發運量及集裝箱吞吐量的高位運行,也難以抵住鐵礦石進口量下滑的影響。5月份進口鐵礦石5190萬噸,比三月份下降6.2%,同比下降2.9%。受鐵礦石進口量下滑影響,5月港口鐵礦石接卸量同比下降2.5%。分析師指出,考慮到政府可能還會出臺多項房地產調控政策,香港負面影響將在下半年逐步顯現,預計在連續兩個月的負增長后下半年鐵礦石進口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據此,分析師維持對子行業散雜貨港“中立”的評級。
此外,由于歐盟為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占我國對外貿易16%;而今年以來人民幣兌歐元累計升值達14.5%,且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及歐元貶值也將給我國出口帶來較大壓力。故分析師也維持子行業集裝箱港“中立”的評級。(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