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池領域權威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在昨天召開的“2011第三屆中國電池技術創新(上海)論壇”間隙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鉛酸蓄電池由于監管不力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污染,這的確需要花大力氣整頓。
浙江省蓄電池行業協會秘書長姚令春則告訴記者,鉛酸蓄電池行業整治不會很快結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僅通過一次整治,不可能把整個行業內存在的污染等問題都一下子解決”。
而在鉛酸蓄電池行業整治的同時,鋰電池替代鉛酸電池的道路仍然漫長。
跨國公司涉嫌雙重標準
就近期全球最大鉛酸蓄電池廠商中國子公司涉嫌鉛污染一事,楊裕生表示,“江森自控在美國的鉛排放處理得還是比較好的,但在美國之外的地方,它們處理得可能就不像在美國那樣嚴格。”
據楊裕生介紹,美國對企業的環保要求非常嚴格,對污染或超標之類的處罰也極為厲害,可以罰得企業“傾家蕩產”。相比之下,中國相關部門之前對鉛污染抓得還不夠嚴,有些規章制度還沒有很好建立,已經建立的規章制度在執行時也存在漏洞,容易被企業鉆空子。
整頓有利于行業健康運行
“國內鉛酸蓄電池行業良莠不齊,整頓主要打擊的還是那些濫竽充數的企業,而對大企業來說,整頓既有助于他們改善生產,也有助于其更好地發展。”楊裕生認為,整頓有利行業健康運行。
伴隨江森自控這家全球最大的鉛酸蓄電池生產商卷入鉛污染漩渦,業內人士表示,江森自控事件將促使行業整頓執行更加嚴格。
“上海江森自控蓄電池廠的車用鉛酸蓄電池年產能達400萬只。如果庫存消耗完而又不能及時復產的話,這400萬只電池的產能將由其他公司填補。”一位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這對國內仍在生產車用鉛酸蓄電池的廠商來說是一個機會”。
鋰電池替代之路漫長
在鉛酸電池行業整頓的同時,對于業界關注的鋰電池替代作用,楊裕生表示短期內還看不到替代跡象。“鉛酸蓄電池有自身的特點和應用范圍,它已有152年的歷史,卻還能有這么大的產能和規模,這絕非偶然。”
事實上,在9月19日-9月21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上海)國際電池產品及技術展覽會期間,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達了對鋰電池穩定性不夠、成本過高的擔憂。
一位資深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最近鉛酸蓄電池重新被業界看好,主要是因為能回收,售后環保也好,而鋰電池則很難回收。他透露,最近有美國方面還把一些新的鉛酸蓄電池技術路線推廣到中國來,這就說明鋰電池替代鉛酸電池之路仍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