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力的競爭,已經成為中國中高檔汽車(B級車)細分市場競技的根本。
這一細分市場,利潤豐厚、需求龐大,可鞏固和提升品牌形象和影響力,使其變成整車制造商的必爭之地。盡管這一細分市場在歷經七八年的激烈競爭之后已形成以日系、德系和美系為競爭主體的市場格局。但隨著更多品牌的加入,其格局也正在發生變化。其中,表現最為搶眼的是以東風標致508為代表的新興力量的出現。
中國中高檔汽車細分市場的格局,正在重構。針對此一趨勢,本報汽車研究院與蓋世汽車網進行了聯合調查。本期調查的時間在9月13日至19日,調查期間共有1682位業內人士參與。調查結果顯示,49%的人士認為中高級車市場的競爭格局近兩年將會發生較大改變,不過相比之下持反對立場的人士也占到了41%。
發生這種分歧的因素是,這個細分市場的格局在一段時間之內相對穩定,新進入者在入市之初呈現出了較強的增長態勢,但這種狀況能持續多長時間,還有待于考察。支持者認為,新進入者在產品力上有較大的變化,它們在產品上把B級車向C級車的延伸帶到了新的境界,這是其競爭力的重點所在。
大小三系格局
通過對中國中高檔汽車細分市場的36款產品調查發現,這個細分市場真正的競爭格局顯然還沒有完全穩固。
長期以來,這個市場中存在著以豐田和本田為代表的日系品牌,以帕薩特、邁騰和寶馬3系為代表的德系以及以別克君威與君越為代表的美系品牌,它們在一段時間內是市場的主導性力量,這構成了中國中高檔汽車細分市場的框架性格局。
具體而言,日系品牌在今年3月份受到日本強震的負面影響,部分車型產能受限。日系品牌1~7月份銷售總量雖出現了6.6%的同比下滑,但仍以36.44萬輛領跑國內B級車市場。
緊隨日系品牌的是德系品牌,受益于上海大眾新帕薩特和一汽大眾2011款CC的上市,再加上斯柯達昊銳、奧迪A4L、寶馬3系的強勁表現,德系品牌1~7月份憑借22.6%的增幅,以25.78萬輛的業績進一步拉近與日系品牌的差距。
美系品牌中,因為新君威的銷量出現小幅波動(1~7月份新君威出現了4%的下滑至4.36萬
輛)導致整個陣營同比下滑2.6%,1~7月份美系品牌B級車型實現銷量16.62萬輛。
與此同時,這個市場的歐洲品牌也在進一步細分。
2011年7月10日,東風標致508系列車型上市,其在價格配置方面的優勢,使其獲得了極大的市場認可。上市首月后,其銷量達到4544輛,據此前有關消息透露,標致508今年的全年投產計劃是在1.7萬輛左右,因此8月份這一成績的取得應該說是一個不錯的開門紅。
基于此,市場層面認為,歐系品牌也正在形成以帕薩特、新邁騰和508為中心的三強局面,并逐漸成為中高檔汽車細分市場的領導性力量。
這有可能是中國中高檔汽車細分市場格局重塑的開始,而這種重塑正是源于B級車C級化的產品力競爭。
C級化競爭
面對不斷涌入的新進者,中高級車型如何能在車市取勝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從調查結果來看,業內普遍認為“精準的品牌定位”、“高性價比的產品”以及“高質量的售后服務”是取勝的三大關鍵因素,分別獲得了26%、23%和22%人士的認可。此外,“強有力的整合營銷策略”以及“重金品牌宣傳”也被14%和10%人士看作是不可忽視的環節。
調查中,業內人士普遍表示,東風標致508在進入中高檔細分市場的時機選擇上較為巧妙。在日系車遭遇危機而歐系其他兩強產品沒有正式入市時推出,引發了整個市場的極大關注。同時,在產品上,東風標致508推高了進入門檻,之前曾經在C級車的使用的配置,均應用到了這一產品上。這是其獲得市場認可的極好方式。就銷量本身而言,東風標致508銷量最大的車型均來源于其頂配車型,這說明產品力本身是撬開市場的利器,也佐證了調查中“高性價比產品”在中級車取勝中至關重要的位置。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逐漸成熟,服務品牌的影響力,在整個競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力量。同是,后進者索納塔8代系列車型,針對細分市場推出了“5年或10萬公里”的措施,而這曾是其在北美獲勝的關鍵。在本次調查中,45%的人士認為,各系品牌服務方面的差別并不大,30%的人士認為,歐系品牌的服務水平在整個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25%的人士認為,新進者的服務水平更高。
當然,要成為中高檔細分市場的贏家,整車制造商的戰略支撐更為重要。日系品牌處于調整之中,美系品牌的營銷力更強,歐系基于品牌的產品力更能獲得市場認可。作為新進者,標致品牌需要給出更長遠的規劃。從508來看,這是PSA集團進行平臺整合后推出的一款產品,這已開始獲得市場的認可。調查中,43%的人士認為該品牌在中高檔市場的影響力逐漸提升,樂觀看好人士的投票占到了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