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共生產茅臺酒及系列產品29325 噸,與上年同一生產輪次相比增長10.14%;實現營業收入982582.34萬元,同比增長49.16%;營業利潤688959.31萬元,同比增長57.27%;實現凈利潤490717.71萬元,同比增長58.31%。
此外,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為5.20元,同比增長58.31%。公司昨日的收盤價為214.82元。按此計算,公司的動態市盈率僅為20倍。
上海知名私募人士揚韜指出:“茅臺今年漲價20%,收入仍增長近50%,達到98億,毛利率78%,凈利潤49億元(出廠價的一半轉化為凈利潤)。如果四季度釋放一點預收賬款,則年收入將可能超過200億,凈利潤100億!
在業績高增長的同時,茅臺的股東人數也在迅速集中。今年一季度,公司的股東總戶數為55933戶,但到二季度已經只有40174 戶,人均持股2.58萬股,人均市值554萬元。由此可見,茅臺已經成為“大戶”抱團取暖的集中營。
茅臺在半年報中還表示,2010 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白酒行業特別是醬香型白酒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國際國內業內外資本及產品也加快進入國內酒業市場,在資本、品牌、管理和渠道布局等方面將可能對中國白酒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使我們的產品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另外,人工成本增加、原輔材料價格上漲、稅負加重和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都在一定程度上給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市場人士分析,茅臺的以上表述,暗示了未來提價的可能性。
巧合的是,同一時間,五糧液[40.02 1.55% 股吧 研報](000858.SZ)也宣布,經研究,公司決定自2011年9月10日起對“五糧液”酒產品出廠供貨價格進行適當調整,上調幅度約為20%-30%。本次價格調整將對公司2011年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在揚韜看來,這或許意味著,白酒行業新一輪漲價風潮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