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對人類還是牲畜,接種疫苗都是世界公認的,最經濟、有效、方便的預防和控制疾病傳播的手段,例如威脅人類幾個世紀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現后便被徹底消滅;此后疫苗家族不斷擴展,為人類衛生健康及社會經濟發展起了巨大作用。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在美國很多致死性疾病之所以未能肆虐爆發,有90%以上的功勞都應歸功于人們在兒童時期所接種疫苗的保護,正是它們所發揮的免疫作用讓那些疾病不能在人類社會中興風作浪。
疫苗行業是生物制品業中的高端細分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和資金壁壘,近年來體現出高速發展的特征。據美林證券研究報告,全球疫苗市場保持年復合增長率13.1%的高速增長,遠高于同期整個制藥行業4.4%的年增長率;未來隨著新疫苗品種的研制推出,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
中國疫苗市場狀況。我國政府一向重視疾病防控工作及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完善,《衛生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指出,“十一五”期間兒童國家免疫計劃疫苗接種率,城市要達到95%以上,農村達到90%以上的目標。“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提供400億專項資金,用于生物醫藥的研發與創新,相信疾病防控工作仍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國內的疫苗市場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06年,國內疫苗企業銷售統計規模大約為52億元人民幣,2010年將超過100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8%。我國現有疫苗生產企業36家,能生產預防27種疾病的疫苗,年生產能力達10億劑,是名副其實的疫苗生產大國。國內外企業都紛紛看好中國的疫苗業前景。今年3月9日,智飛生物[35.61 0.03% 股吧]公告稱,將使用3.6億元超募資金投資AC-Hib三聯結合疫苗(一針疫苗同時預防A群、C群腦膜炎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發的傳染病)產業化項目;同樣在上個月,國際疫苗巨頭諾華宣布完成對中國最大甲流疫苗供應商之一——浙江天元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85%股權的收購,開始曲線布局中國的疫苗市場;甚至一些非生物制品公司也開始積極進入疫苗領域,如原為食品飲料行業的重慶啤酒[67.85 0.10% 股吧]也啟動了乙肝疫苗的研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