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版十一條和京版十二條新政的實施讓本是成交旺季的5月褪色不少,特別是5月13日之后,北京市新房成交量一直處于百套以下。曾經一直推動北京房價上漲的供需失衡情況也出現了根本性逆轉,5月供需比達到了1.5:1。
需求的低迷直接導致了開發商對于市場的看空,推盤意愿不高。
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京城共有24個項目入市銷售,其中首次開盤的純新盤僅“元大都7號”一個項目,其余項目均是老項目后期開盤。5月累計新增供應套數為5264套,供應面積為58.7萬平方米。環比4月份,開盤項目減少了42.9%,供應套數減少了47.5%、供應面積減少了27.2%。
同時,持續一年來的供不應求局面也得到了好轉。從數據對比來看,5月供應量出現了明顯的減少,但與當月的成交量相比依然呈現出供大于求的現象。數據顯示,5月份實際成交的期房商品住房的成交量僅為3405套,成交面積為36萬平方米,以套數計,5月供需比達到了1.5:1,創年內新高。而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北京市可售期房商品住宅套數為59437套,與5月初的56796套相比,增加了2641套。
盡管樓市成交低迷,開發商基本采取了守勢,但是由于今年5月項目供應多以高檔盤為主,導致5月的開盤價格繼續上揚。數據顯示,5月開盤項目整體開盤均價達25680元/平方米,環比4月開盤均價上漲了2.5%。一方面是成交量下跌,一方面是新開盤項目價格高漲,對此,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5月高端項目的入市量增加拉高了整體開盤價格,萬科地產集中推售3個項目,其中單價超過3萬元的包括單價5.2萬元的萬科公園五號,單價3.98萬元的萬科藍山,其次像太陽公元、華翰國際等項目開盤價格均在4萬元/平方米左右,這些高端項目集中入市自然會提高整體的開盤價格。
5月份高端項目集中入市,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當前的樓市處在調控漩渦之中,消費者觀望氣氛較重。在弱市環境下,地理位置優越的名企名盤項目更加具有抗跌性。高端物業的購房客群具備一次性付款能力,較少受調控政策的影響,相比普通住宅產品的銷售情況更有保障,因此高端項目會選擇在此時入市。亞豪機構統計顯示,5月開盤項目中單價超過3萬元的項目,盡管總價在600萬-1000萬元之間,但整體銷售率卻比中低端項目高出了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