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5日在港出席美國商會的午餐演講會,她在演講中特別提到了香港30多年的“變與不變”。
希拉里30年前曾隨丈夫克林頓訪港。她說,從那時起她就非常喜歡香港。希拉里指出,這30年香港變化很大,這么多高樓大廈就是例子。但是香港有一點沒有變,那就是在“一國兩制”政策下,香港仍然是連接中西方的橋梁,繼續以其卓越的營商環境吸引著來自全球各地的企業家。
香港是希拉里亞歐之行的倒數第二站,她于本月14日開始訪問土耳其、希臘、印度、印度尼西亞,前晚抵達香港并于昨日展開旋風式訪問行程。昨日上午希拉里先到禮賓府與行政長官曾蔭權會面,接著返回下榻的港島香格里拉酒店,與香港4名立法會議員會面。中午,香港美國商會在香格里拉酒店舉行午餐演講會,希拉里在會上發表了以“亞太區的繁榮之道”(Principles for Prosperity in the Asia Pacific)為題的演講。
港經濟模式值得借鏡
希拉里說,她第一次來港已是30年前,當時她隨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克林頓訪港。希拉里表示,這30年來香港變化很大,摩天大樓就是最明顯的例證;但香港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扎根于此的原則從未改變。希拉里指出,在“一國兩制”政策下,香港仍然是連接中西方的橋梁,放眼世界。“在香港,想法可變成生意,企業靠信用競爭,數百萬人看到了明顯和實際的經濟機遇。在這個時代,香港定義了什么是激烈和有效的經濟競爭。”
在長達40分鐘的演講中,希拉里多次贊揚香港充分體現和證實了她所認為的健康經濟競爭四大原則:開放、自由、透明及公平。“在這里,我們看到一個最佳的范例:香港所一直秉持的原則對于營商環境所帶來的影響是何其重要。”在闡述經濟環境透明的重要性時,她稱贊香港擁有透明的經濟環境、良好的管理、法制和公民社會等。希拉里認為,香港發展經濟的模式,有值得區內其它國家和地區借鏡的地方。她同時敦促亞太各經濟體為經濟領域的良性競爭創造更好的條件。
美加強與亞太區合作
希拉里指出,亞太地區在經濟上的崛起是令人震驚的歷史性成就,這一成就正在重塑世界的今天和未來。她表示,要實現經濟長期繁榮,目前最緊要的任務是重調經濟結構,尋求更為平衡的全球經濟增長策略。希拉里說,對美國而言,過去高消費的模式有需要改變,現階段美國人應學習“多儲蓄,少花錢,少借貸”;而對于習慣高儲蓄的亞洲經濟體,則應該力促內部消費增長。
希拉里表示,美國與亞太區多個國家,經濟和外交方面關系愈來愈密切,希望這種合作關系未來繼續下去。
對美國國債達協議具信心
提到美國國債上限問題,希拉里說,華盛頓方面正在進行激烈辯論,但這種爭論在美國政治生活里早已成為常態。她相信美國國會將做出正確的決定,與總統奧巴馬一起,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美國長期財政狀況。
結束在港行程后,昨日下午希拉里赴深圳與國務委員戴秉國會面,當晚返回華盛頓。
這是希拉里首次作為美國國務卿訪問香港。除了在30年前首次訪港外,她還曾在1998年以美國第一夫人的身份隨時任總統的克林頓到訪。